河南商报记者 王猛 张亦飞 文/图
日前,河南商报报道了郑州高新区赛文名座健身房逃跑事件。警方报案后表示,是否可以以合同诈骗罪立案,将在调查核实后回复。最终凤阳派出所回应称不会立案。
今年以来,郑州多家健身房以“多米诺骨牌”式相继关门。有业内人士推断,按照惯例,本月和下月将是郑州健身房关门的高潮。
梳理跑步事件后,我们发现,逃离健身房很容易,但消费者很少能挽回逃离后的损失。
维权渠道单一、损失难以挽回的现状让会员感到无奈。感觉被欺骗却无法伸张正义的经历让他们不禁要问:管理健身房逃亡者有什么难的?
●你的健身房为什么要跑步?郑州24家健身房关闭原因追踪揭秘
警方回应:
健身房离家出走涉嫌民事诈骗
建议受害者采取法律行动
”
“我11月22日还在办卡、卖卡,26号换了法定代表人,28号就跑了。健身房的这种欺骗行为不是很明显吗?我告诉过你,这个案子不会提交了却没有给你详细的解释,这样的回复是不是有点草率了?”
”
带着委员们的疑问,河南商报记者对郑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凤阳派出所进行了采访。
12月3日,凤阳派出所工作人员说明情况▼
“根据受害人提供的信息,我们得知该健身房有实体,并与其会员签订了合同,大部分会员也曾在健身房消费过。因此,无论是民事诈骗案还是刑事诈骗案,本案均涉嫌民事诈骗罪。不构成警方负责的刑事案件,但逃离健身房的情况符合民事案件的条件。建议受害人到法院起诉,维护自身权益。”
对于这一回应,不少成员表示,虽然深感无奈,但并不感到意外。据了解,此前,郑州中体北丽多家门店跑路。议员前去报案,但警方也拒绝立案,并建议采取法律行动。
年终回顾:
健身房将于2019年开业
绝大多数会员尚未成功维护自己的权利。
中国消费者协会7月25日发布的《2019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》显示,健身服务成为2019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。健身服务投诉7738件,投诉量同比增长72.6%。
回到郑州,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获悉,截至12月5日,今年以来,该指挥中心共收到郑州健身房逃逸投诉548起。近年来,投诉数量不断增加。上升趋势。
记者回顾了今年郑州部分健身房的经营情况:
你逃跑,我接管。在健身房跑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。出逃后,遭受损失的成员纷纷投诉、维权,但结果如何呢?
记者对郑州一些今年被曝跑路的健身房进行了回访。原来的中国体育兰花园店现在是一个新的健身房。目前新店正在进行预售。门店已表示愿意接纳老会员,但具体接纳方案尚未确定。
这个消息多少令人欣慰,但绝大多数健身房会员却没有那么幸运。超级健身福田店前会员高先生表示,已有会员提起诉讼,但法院尚未开庭,新“上任”的人人健身也尚未开门营业。此外,原老虎健身房、阳光力量等健身房的会员普遍表示,健身房老板一直都失联,距离大家收回费用还很遥远。
河南商报记者在回访中了解到,大多数消费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,往往因维权时间长、成本高而感到头疼。一些消费者甚至认为自己运气不好,因为涉及的金额并不大。
对于赛文名座健身房跑路的情况,大学城工商办工作人员表示,“经调查核实,已将其列入异常经营名单,建议消费者尽快提起诉讼。” ”
此外,枫杨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,“很多受害者可能认为去法院打官司很麻烦,所以不愿意走这条路。”事实上,合同欺诈很难识别。相比之下,起诉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渠道。”
2018年11月,高新区金翔健身房失踪。受伤会员和被拖欠工资的员工举报无果后,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“面对逃离健身房,唯一的办法就是起诉吗?这个过程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。如果判决下来,被告不服,那他不是还得不到赔偿吗?”到底有钱吗?”如今正如大家担心的那样,在会员和员工胜诉后,被告健身房却未能履行判决。
河南商报记者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,最新执行裁定书显示,法院认为该健身房法定代表人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,终止了本次执行。
”
“健身房说走就走,但维权太难了。”成员们无奈的说道。
”
消费者:
健身房一次次用完,不敢再办卡了
一旦被“蛇”咬伤,被骗的消费者今后还会办卡吗?
➤
有网友还烦躁地问了三遍▼
“为什么‘骗子’如此猖獗?
↓
为什么这些事情不断发生?
↓
普通老百姓维权为何如此困难? ”
采访中,也有消费者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健身房骗子的管理,“健身房骗子这么多,收的钱也不小,但没听说老板被抓的。”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,您关注了吗?”
有消费者认为,在当前郑州积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,健身房跑步不能得到有效、及时的管理,这对于城市形象和消费者信心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健身房:
有人想赚快钱
败坏了郑州健身行业的声誉。
“预付卡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,它是一种消费模式。”世嘉健身集团创始人金伟认为,“错误在于有些人读错了”。
价值1500元的两年卡,甚至365元的带泳池的一年卡,在金伟看来,卖卡第一天,商家就做好了赚钱跑路的准备。
低价战,显然不顾成本。这类健身房老板通常都是只想“赚快钱”、“割韭菜”的人:“正是这样的人毁了郑州的健身产业。”
特子健身的张先生告诉记者,近年来,看到预付费能带来大量现金,很多外来者都想进来,分一杯羹。
金伟说,之前跑掉的健身房,老板只是一个给健身房印传单的商人:“他们根本不懂健身,只是觉得这很赚钱,所以就开始租场地,买设备,招人,交预付款,拿到钱,走人。”
有网友评价,健身本来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行业,但就是这样的人想自由自在,空手而归,污染了整个环境。
除了通过行业自身发展筛选出一些不具备运营能力的健身房外,金伟认为,行业还需要一些门槛和公告来筛选员工资质和健身房硬件设施:“据我了解,卫生监督办公室每年两次向社会公布游泳池卫生监测名单。”
专家声音:
引入第三方基金监管
这是大趋势
“健身房的跑路肯定会对仍在正常运营的健身品牌造成影响,如果跑路过多,消费者对整个市场的信任度就会降低。”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高海潮对此表示担忧,他表示,对于郑州体育馆来说,目前还没有相关政府部门直接管理。
高海潮教授认为,健身房行业准入门槛低,预付费销售管理制度存在漏洞,导致运营成本相对较低:“现在各行业都在推行‘放管服’,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。而政府部门主要是通过立法以职业门槛准入和加强市场监管为基础,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理。”
然而,持续太久的健身房维权事件似乎在无声地告诉大家:目前的市场监管不到位。
据了解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其中,《意见》提到,要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,加大对体育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。
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《2012年至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》显示,预付费消费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。
”
那么,对于健身房的监管,目前为止有什么“新思路”吗?
”
北京▼
近日,北京市七部门联合起草了《关于加强预付费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等七份文件,其中提到健身经营主体不得销售预付费金额超过3个月以上的产品。 3000元。健身产品;还需要与消费者签署包括费用、退款、争议解决等事项的详细规则。
还提到,当企业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时,应当提前1个月公告经营风险,及时退还消费者预付余额,或者妥善解决后续服务问题,并承担经营主体的责任。依法。
上海▼
上海先行一步,于2019年6月下发了《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单用途预付消费卡预付资金余额管理实施办法》的通知。
“预缴政策如果落实,将对整顿行业存在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。”热心网友评论道,“但如果彻底放弃预付费模式,健身行业的经营压力也会相应加大,需要强有力的资本支持。”而且短期卡的价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,这对于健身练习者来说会更加困难。 ”
河南▼
聚焦本地,在年初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,省政协委员胡惠东提出了关于预付卡消费混乱,建议在预付卡发行和使用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管。 。
12月6日,胡惠东告诉河南商报记者,该提案提出以来,截至目前,相关部门尚未取得任何进展。
那么,单用途预付卡的管制能否在郑州实施呢?能否解决郑州健身房行业乱象的根源?我们拭目以待。
结尾
记者陪你办事
▼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shdlyk.com/html/tiyuwenda/9602.html